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9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文革50周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2016-05-16 历史在这里沉思


文革至今已过去整整50年,这场发生于50年前的文革浩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艰难探索“救亡图强”道路中最为惨烈的岁月。随着文革50周年的到来,让我们通过这一幅幅图画让没有经历过文革浩劫的人们去感受文革下中国社会当时最真实的生活。


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发起的标志,为文革确定了一套理论、路线和方针,它也成为十年文革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当时被《红旗杂志》称为“伟大的历史文件”。

革命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张春桥命名为上海人民公社,以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全国各地效仿,纷纷夺权,各地组织的新政权名称并不统一。毛泽东认为上海公社的名称不好,发出了“最高指示”:“还是叫革命委员会好”,于是这半句“革命委员会好”成为全国必须遵守的法律,全国各级政权,从省一级到工厂、学校的政权机构全部改名为革命委员会。

红小兵:1967年2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追认了一事实,即“小学可以组织红小兵”。红小兵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在1966年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主要是响应中央的号召,配合小学教师中的红卫兵造反组织,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批斗学校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大会、以及批评称作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执行者的部分教师。可以说红小兵构成了当时文革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破四旧: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后来文革《十六条》又明确规定“破四旧”、“立四新”是文革的重要目标。随后破“四旧”运动如火如荼展开了,文物古迹、图书字画等文化遗产,均成为“革命”对象的重中之重。破四旧是文物古迹的一次浩劫,至今受损古迹和文物都无法确切统计。

批斗:文革期间由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唆使和默许,并由其支持者组成的红卫兵执行的一项政治运动——批斗。批斗通常以团体形式进行,例如批判大会、游街、武斗、抄家、砸文物、 把其认为有违毛泽东主导思想及意旨的人或事公开,然后进行批判,当中包括文字批评、公开侮辱,破坏建筑物或物件,伤害肢体等,甚至杀害亦极之普遍。

牛棚:指文革时期各单位(机关、团体、学校、工厂、村镇、街道)自行设立的拘禁该单位知识分子的地方。文革中林彪、四人帮等为主的红卫兵造反派政府和群众关押改造,限制“牛鬼蛇神”人身自由的场所,包括办公室,学校,招待所,地下室,农场等地,以交代历史问题,工作问题等和改造思想为借口的隔离审查,和体力劳动和思想批斗。简称“牛棚”。我们今天在回忆文章和文学作品中见有某某人“被关进牛棚”的说法,实际是那个时代受单位迫害的代指。 

早请示晚汇报:这是当时一种对毛泽东“表忠心”的祝颂礼仪、例行程序。在当时人们看来,要贯彻、体现毛泽东思想照耀、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就要有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发明了这样一套程序:每天早晨向毛泽东请示一天该怎么生活、怎么做事,晚上汇报一天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有什么问题。 这样的崇拜礼仪虽然不是中国共产党官方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但全社会都如此流行,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化的软制度。

打鸡血:中国1960年代文革期间,当时社会正流行一种伪科学治疗方法——就是抽出新鲜的鸡血(最好是小公鸡),注射到人的静脉中(一说肌肉注射),被称之为鸡血疗法,也可以称为“打鸡血治百病”,简称“打鸡血”。据说这种方法能治多种慢性病,对高血压、偏瘫、不孕症、牛皮癣、脚气、脱肛、痔疮、咳嗽、感冒等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一时,各单位有病无病的人们,纷纷拎着大公鸡去医院排队打鸡血。

批林批孔运动: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飞机外逃时飞机在外蒙坠毁。1973年7月,毛泽东在对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儒家是开倒车的。江青一伙接过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口号,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却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妄图利用这场运动打倒周恩来和一批中央领导人,实现他们“组阁”篡权的罪恶目的。这场运动导致当时中国大陆各地的孔庙及相关文物古迹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67年底到1968年,为了重建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政权形式,各级、各系统、各部门都举办了学习班。学习内容是 “老五篇”、毛泽东最新指示和“两报一刊”社论,通过对有针对性的段落逐字逐句地反复学习、讨论、领会,用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领导者是三支两军的“军宣队”(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学习目的是让老干部、新干部和各派群众自我批评,消除派性,使他们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实现大联合。一些地区不但把党校当作了举办学习班的地点,甚至撤销党校,把它改成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以此训练各基层单位的“造反派”头头和部分“当权派”。

造像运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拆除了被他们称为“封资修”的清华大学的象征建筑物——二校门。随后在拆除后原有的地址上建立了一座毛主席塑像。随着清华大学率先建造一座毛泽东雕像后,全国开始兴建毛泽东塑像的风潮。许多城市、大学都修建了塑像,甚至一些村庄都立了稍小型的塑像。这些塑像不是随便建成而是有着深刻的考究,塑像像身的高度为7.1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底座高度为5.16米,是为纪念五一六通知。塑像总高度为12.26米,象征着毛泽东的生日(12月26日)。

忠字舞: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民众舞蹈集体舞蹈。跳舞时演员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游行时的忠字舞方阵动辄成百上千人,前后相连可达上万人、队伍逶迤数里,同时载歌载舞前进,有时竟持续十多里路、好几个小时。主要动作设计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主席;手指怒指地面表示彻底砸烂资产阶级;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等等。

样板戏:是指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由于产生于特定的年代,样板戏中的人物总而言之就是三突出、高大全的钢铸铁浇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们在精神上无限高尚、高大,但是却不是普通人,不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因此他们是一群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郁的英雄。是按照神话中塑造神的手段加以塑造出来的。

忆苦饭:是文革期间“忆苦思甜”活动的组成部分。吃“忆苦饭”,即吃模仿旧社会穷人饭食所烹制的食物。这是为了让人们不忘本,记住父辈在1949年以前遭受的苦难,满足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增加对党的感恩思想。有的组织者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有意不放盐,甚至掺进树叶、草根、碎稻壳。

划清界限:文革时代下在大抄家、大批斗的同时,对亲属子女、亲戚朋友以及具有其他种种关系的人都被要求明确表态。为了名节保身,多数人都选择了“划清界限”。主要是要求当事者对内——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庭下手。要求那些被批斗的亲属子女相信组织(包括认识能力、处置公正得当),交出私人信件,详细汇报提供情况,交代社会关系,揭发“罪行”。子女为怕影响自己“进步”,不接受父母的“金钱腐蚀”,拒绝高档服饰、饮食,疏远自己的家人,断绝与家庭的日常来往,甚至连父母生病或经济上窘困可以照顾、资助时也绝不施以援手。

日记罪:这是一个后文革词语。它指称的是因为书写日记而被指控、判定犯罪并量刑惩处,文革中被归入“反革命罪”。日记本应是公民人身权利隐私权的一部分,但是从1953年揭批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舒芜交信作为定罪证据开始,书信的个人隐私和思想、言论自由就被否定,并且扩大到了日记。日记罪的高发期是三年困难、文革等政治敏感、脆弱时期。 那时人们害怕授人以柄,招来横祸都把日记烧掉,不敢再记日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